首页 | 网页设计 | w3c标准 | flash动画 | 平面设计 | 经典文章 | 特约专题 | 资源下载 | 健康频道 | 重庆品牌网站 | 留言簿 | 
技术文章  资源下载 经典素材  社区论坛
   
 您现在的位置: vi设计在线 >> 经典文章 >> ccqvi动态 >> 技术应用 >> 正文  
  最新IT信息-典型场景实例让您软件质量管理从此不再迷茫         
[ 作者:佚名    转贴自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280    更新时间:2010/7/6    文章录入:diyinetwork ]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典型场景实例让您软件质量管理从此不再迷茫

重庆帝一网络建设专家 http://www.diy88.com.cn

多软件公司都设有QA(Quality Assurance)部门,特别是那些通过了CMMI认证的企业。绝大多数企业设立这个部门都是因为CMMI体系里面有个PPQA这个过程域,需要这么一个角色来“保证”软件的质量。

扪心自问,有多少企业的这个部门又真正起到了保证质量的作用呢? 关于其中原因,可以看我先前写的【我眼中的CMMI】系列。这里谈谈如何化解上个系列中提到的问题。

项目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目标管理,从范围、成本、进度到质量无一例外。但是,纵观软件项目经理,绝大部分都只盯着成本和进度的目标。觉得对客户按时把东西交出去了,对公司在交付前成本控制在预算以内了就算项目做好了。诸不知,绝大部分国内软件项目,交付才是噩梦的开始,交付后的成本会急剧飙升,真正上线日期会一拖再拖。导致这种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量问题,没有质量目标的项目就如同顺水漂流一样,漂到哪里算哪里,运气好的就没事,不好的就翻船。

质量是个软性的概念,不像成本和进度那么直观,所以制定起来会比较难,这也正是诸多软件企业所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去改进的客观原因。我这里先列举一些典型的场景,并附上制定质量目标的方法,供大家参考。(如有未列出的场景,大家可以留言,我会后续附上方法)

场景一:企业已运作稳定,有较多项目已完成。

分支场景1A:如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收集了规模和缺陷的相关数据,那么就是最容易制定目标的一个分支场景了。在此情形下,我们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制定目标:

方法1:简单的做法就是选定所需设定的质量目标(选哪些质量目标后续会有说明),将收集到的数据分类,然后求的均值(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个数)和极值(所有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值)。均值可以粗略的表示也完成项目的平均水平,极值可以粗略表示已完成项目的水平上下限。通过这两个值,再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,即可初步制定出各质量目标。

---- 此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,对数据和数学知识的要求都不高,便于企业开始实施制定质量目标这个活动。 不足是从数学的角度上说数据没有检查正态性,准确度不高。

---- 从我实践的经验来看,纯数学理论的方法不一定适用软件企业,在绝大多数中小软件企业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,还是很推荐此方法的。

方法2:复杂的做法就是将项目分类,各类项目找到至少6个符合正态性分布的数据,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均值、极值、方差、置信区间等数据,再进行假设检验,将通过假设检验的数据做为基线来做为制定目标的依据。

---- 此方法的优点是有统计学严谨的方法为基础,从数学角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精确性。 不足是很少有企业能收集到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大量有质量的数据,如将垃圾数据混合计算,出来的结果也必将是垃圾,就如丛斌博士经常给我提到的:Garbage in garbage out。

----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,此方法不太适合中小型软件企业,就算是大型软件企业,如果度量工作不够严谨也不会得出准确的结果。而且还对数学知识有较高的要求,计算的复杂度和时间消耗也很大。实施起来还不如上一个方法。

分支场景1B:如果企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没有积累数据,同时也没有办法通过复盘等方法来找回数据,那么可以使用专家法(也称为DELPHI法)来制定,具体操作如下:

操作1:如果企业的人数不多,则将项目经理集中在一起,对选定的质量目标项根据各自经验估算出一个最高值、一个最低值、一个最有可能值,并且附上估算各值的约束条件。将每个人的约束条件列举出来,通过讨论统一约束条件后,通过公式: (最高值+最低值+4*最有可能值)/6,即可计算出某一个人的目标估算值。再求所有估算值的均值和极值,即可得出目标值。

---- 此方法是较常用的方法,毕竟不是每个企业一开始就会关注数据积累这个活动,但是没数据不代表不能制定目标,起步总是艰难的,起步后再逐步收集数据也是可行的。

---- 以上的专家法与很多教科书上的专家法有一点区别,那就是要统一约束条件后再估算,而且要不受互相影响的独立估算。这样的估算值会更准确一些,这也是我在日常的项目管理活动中自己总结出来的。

操作2:如果企业的人数较多,则可以将项目经理、组长、测试经理分成3组,每组按照以上方法计算估算值,然后再求总的均值和极值。

 上一篇文章: 最新IT信息-系统维护专家也需要专业日志审计与分析工具
 下一篇文章: 最新IT信息-FO软件编程思想拯救云计算软件危机最佳方案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
技术文章  资源下载
经典素材  社区论坛
 中大型美容美发店老…[1061]
 重庆多达学习俄语培…[2288]
 重庆恒祥广告有限公…[1991]
 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…[2402]
 重庆舞美灯光音响有…[3145]
 重庆德鼎滤油机有限…[1909]
 重庆民生建材有限公…[2350]
 重庆集元科技有限公…[4128]
 重庆倍润商贸有限公…[2016]
 重庆腾达展览有限公…[3082]
 帝一网络创始人宣…--[3177]
 重庆vi设计在线祝…--[2740]
 重庆帝一网络书生…--[2855]
 馋嘴鸭的起伏和经…--[3001]
 机器感觉“卡”的…--[2929]
 ActionScript3打造…--[5761]
 在ASP文件中读取H…--[7239]
 vi设计经典案例--[63826]
 帅到掉渣-爆笑版勇…--[7066]
 一个女孩写的经典…--[6827]
没有相关文章
 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联系站长 | 友情链接 | 版权申明 | 重庆网站建设 | 
版权所有: vi设计在线  © 2005-2018 网站备案序号:渝ICP备06003824号
技术支持:帝一网络(重庆网站建设专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