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摄像头已经具有13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,支持1280x960的动态视频
图像拍摄。这样的画面质量相当不错了。如果我们将摄像头与笔记本结合使用,以移动方式真正模拟DV来拍摄电影,把身边的生活画面拍下来,不仅物尽其用,而且还可以节约一大笔买DV的钱。 

一、设备准备
  首先你需要一个适合拍摄小电影的摄像头, 摄像头的成像是通过感光元件来完成,感光元件有CCD和CMOS两种,一般来说,同等像素值下,CCD比CMOS所生成的图像要清晰些,色彩也更真实,更鲜艳,但价格也会比CMOS的同级别产品贵一半以上。为达到清晰的画面,我们最好购买130万像素的CCD摄像头。
  为了可以和DV一样进行移动拍摄,还需要具备一台笔记本电脑。所以在买摄像头时应买专门为匹配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底座摄像头,如罗技QuickCam Pro 4000就这样的底座(图1),这样很方便配合笔记本进行电影拍摄。同时,在此之前,由于拍视频的同时,还需要具有同步的声音,因此还需要准备一个麦克风。

二、设备安装
  首先将摄像头接在笔记本的USB接口(图2),然后将麦克风接到笔记本声卡的MIC口,最后将摄像头的驱动安装好。

  对于摄像头驱动的安装,有的摄像头在驱动光盘中即包括了Setup.exe执行文件,又提供了一些系统驱动文件,此时当执行完Setup.exe后,你会发现摄像头并没有驱动好,并且会弹出驱动搜索提示,因为有时Setup.exe安装后只是安装了摄像头的软件管理外壳,此时你依然需要在新硬件安装提示窗口,按自己的需要指定硬件驱动程序文件(图3)。而在安装驱动时,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出现一个警告窗口,我们不用管它,直接点“仍然继续”即可完成驱动的安装。

三、捕获设置

  进入Windows Movie Maker主界面,在“电影任务”的“捕获视频”下,单击“从视频设备捕获”进入“视频捕获向导”。在“可用设备”中单击摄像头设备,在“音频设备”列表中选择笔记本的声卡设备,然后在“音频输入源”中选择“Line in(输入线路)”,接着在“输入级别”中调整麦克风的录音大小。然后按进行视频画面效果设置,其中包括亮度、对比度、清晰度等,而对于视频质量而言,建议35万级别的COMS摄像头使用320×240每秒30帧(256Kbps)标准进行拍摄,当然,数值越高,拍摄的电影越清晰、越流畅,不过摄像头质量有限的情况下,像素调得太高,会影响画面的流畅度。
四、拍摄电影
  一切准备完后,笔记本在使用电池的情况下,你可以带着笔记本去任何地方,要拍摄某个场景时,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放置摄像头和笔记本,然后将麦克风对准需要拍摄的场景正前方即可进行实地拍摄了。需要注意的是,笔记本电池要充满,其次尽量使用一块备用电池,以防止电池不足而无法进行拍摄。
  当按下了录制按钮后就可以开始拍摄了。当然,要在拍摄过程中避免扬声器播放音频,请选中“扬声器静音”复选框。要在一段时间后自动停止捕获,选中“捕获时间限制”复选框,然后键入或选择捕获操作的时间长度。设置好了后,单击“开始捕获”就开始捕获视频(图4)。拍摄完之后,我们就可以按照4∶3或16∶9视频画面比例输出并刻录成DVD光盘了,这样,使用摄像头拍摄的一部小电影就在你手中了。
